和咨询师一起成长S2E01

当我的回答是「不知道」的时候我应该知道什么?

经过了小半年的间隔,我能感觉到内在的态度和想法已经有不小的变化,认为有必要重新再去拜访心理咨询师和她聊聊。于是就在简单心理平台上约了从今年 4 月 12 日开始的每周四傍晚,简单心理提示我这是的第 21 次咨询,去年用大半年时间正好做了 20 次(竟然不知不觉有这么多了),而今年我的计划是去 25 到 30 次左右。时间都会定在傍晚六点到七点,我想可能到初冬的晚上当我走出咨询室发现天已经全黑看不到夕阳的时候就差不多该结束此季了。

这回归后的第一次咨询完全没有聊到金钱方面的焦虑(其实没有多焦虑),也几乎很少聊工作上的问题(虽然这方面是有很大的问题)。可能在仅有的一个小时里面,这些都不算是最重要的问题。那什么是最重要的问题呢?

可能是关于「心」的问题。「以心传心」的这个「心」,日本人认为的不可言说的这个「心」。我跟她解释《金刚经》中我最爱的两个句子: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前一句,在十来年之前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击中了我,第二句话我认为是给出了一个对人的判断标准,其中的所谓「无为法」也可以理解成是「心」。

而我的主要疑问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如果我感觉自己已「无所住」,却又无法「生」其「心」,该怎么办?换句话说,我一向以自己的直觉做判断,但是如果听不到心底的直觉帮我回答的声音怎么办。比如面对一个问题,如果我知道,我都会如实相告,但如果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呢?由此我们展开了一些关于学习和认知的讨论,我觉得有点烦,毕竟心理咨询和哲学探讨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但很快答案就浮出水面了:我发现当内心没有声音的时候,其实是因为缺乏准备,如果我的内心都没有让想法生长的土壤,那想法自然出不来,而解决的办法自然是应该多学习。这是因为哲学问题聊着聊着,我发现也没有能力聊下去,我说「这应该属于哲学中某个细微的分支,你对此有研究吗?」她说「如果你对这些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研究它们(意思是我对此也没有研究)。」那么你看,两人都没有对一个问题的深刻背景,就很难对这个问题讨论下去。而如果我对此有过研究,我就能很快从内心中浮现出线索。那么很清楚了,回答「不知道」就表示还要多学习。其实可以问一下自己,当我回答「不知道」的时候,我应该知道些什么才能继续下去?

其实我在回答「不知道」的时候,跟她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触及到了我认知的边界,在这种状态下,下一步我就可以展开探索了。而要点其实还不止于「不懂就要去学」这样简单的道理,而是我在她的引导下,发现自己认为无解的答案,也可以去找到出路。正如我一位朋友(记得好像是图拉鼎同学)所说的,「心理咨询师套路多,总能找到些有用的。」即便是难如「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可以不断地带着积极的态度用饱含好奇心的追问去拆解。而问题一直追问到心底,也就只剩下自己是否要去积极面对的这样一个选择而已,那个选择没有理由支撑,但你知道那是对的,这样就遇到那所谓的无所住之心了。可能追问到最后,也就是一个选择。这样到最后,也应和了我上一篇文章所述的关于「发愿」的感受和思考。

咨询师的套路,在她如何躲避对我的评价方面(心理咨询师原则上是不应该给来访者做评价打标签的,在某些流派甚至是严格禁止)又再一次展现出来。她把问题弹回来引导我说出「我当然不是很 drama 的那种来访者,但我也有我所面对的问题。」她说那这就是这问题(如何给来访者评价)的答案了。我告诉她我从这答案里面感受到了对所有来访者、甚至是对所有人的认同。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认同感。

这样一种「存在」感,以及面对此所升起的好奇心,或许就是我重新回来找她一起工作的原因。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